第二屆角膜及眼表疾病國際論壇(2024·ICC)盛大舉行
為建設高質量的國際學術交流平臺, 3月8日-10日,由愛爾眼科醫院集團主辦的第二屆角膜及眼表疾病國際論壇(2024·ICC)在長沙盛大舉行。此次論壇匯聚了來自全球的400余位專家學者,通過60余份學術報告,圍繞干眼、角膜手術、胬肉、圓錐角膜、眼庫等議題,共享最新研究成果,促進了眼科領域的學術進步與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AI診斷、胬肉手術大數據等正式發布,賦能行業未來發展
角膜位于眼球最前端,易受感染和外傷影響。在中國,超3.6億人患干眼【1】,1.09億人有翼狀胬肉【2】,400萬人因角膜疾病致盲【3】。角膜及眼表疾病已成為僅次于白內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治療這些疾病面臨很大挑戰,需提高精準診療能力。
ICC大會主席、中國醫師協會眼表與干眼學組委員、愛爾眼科角膜及眼表學組組長李紹偉教授致辭
在ICC大會主席、中國醫師協會眼表與干眼學組委員、愛爾眼科角膜及眼表學組組長李紹偉教授看來,匯集全球智慧、提升精準診療是論壇舉辦的宗旨和初衷。而搭建一個推動、促進全球科研學術與角膜及眼表疾病診療技術交流的大型、高端、國際平臺,離不開每一位參會者的支持與付出。
“角膜病是導致失明的主要眼表疾病之一。我們堅信,通過探索新技術、領域、方法和創新思維的交匯,能夠激發前進的動力。同時,我們滿懷信心并期待本屆ICC會議能夠取得豐碩成果,為相關研究領域帶來新的突破?!睆偷┐髮W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院長周行濤教授說道。
印度尼西亞科學院終身院士Tjahjono Darminto Gondhowiardjo教授指出,此次論壇是中外角膜及眼表疾病醫生交流科研進展和新技術的絕佳機會。他指出,愛爾眼科擁有9家眼庫和50多家角膜登記接收站,形成了一個安全高效的體系,極大地幫助了角膜病患者。
本屆論壇上,愛爾眼科宣布了三項主要科研成果,包括由ICC大會主席、愛爾眼科角膜及眼表學組副組長曾慶延教授領銜的《真菌性角膜炎云診斷平臺》項目。該項目是愛爾眼科與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的合作成果,旨在通過構建大型疾病數據庫和開發基于多實例學習的智能診斷算法,推動解決真菌性角膜炎早期診斷難和醫療資源有限的問題。
“我們的項目匯總了來自武漢、北京、成都三個城市,從2015年到2022年收集的患者數據,現已形成全球最龐大的共焦顯微鏡影像數據庫。利用這一寶貴資源,我們成功開發了一款在線真菌性角膜炎智能輔助診斷云平臺。該平臺支持每位患者上傳超過1000張圖片,且整個上傳加診斷過程的時間不會超過5分鐘,大大提高了診斷的效率和便捷性。目前,該系統的診斷準確率達到96.23%,比其他方法高出15%。”曾慶延教授表示。
針對翼狀胬肉術后易復發和不美觀的兩大難題,大會執行主席、愛爾眼科醫院集團湖南省區角膜與眼表學組組長王叢香介紹了《胬肉改良PERFECT大數據》。該研究通過6個臨床多中心分析發現,規范操作下,胬肉改良PERFECT手術與傳統胬肉手術相比,復發率低且術后外觀更佳。
此外,愛爾眼科·重慶眼視光眼科醫院院長周奇志教授發布了《器官培養保存液》項目,該項目顯著提高了角膜保存時間和供體角膜利用率,對提升眼庫技術有重要影響。
湖南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曾立新先生強調,此次論壇旨在加強國內外角膜及眼表疾病的學術交流、提升診療水平、促進合作,推動新技術和成果應用?!跋M麗蹱栄劭平璐藱C會與國內外研究機構深入合作,結合國家戰略和地方發展,履行社會責任,推進眼科行業的高質量發展?!?/p>
值得一提的是,愛爾眼科新一屆角膜及眼表學組、青年學組也在大會現場同步成立?!澳壳?愛爾眼科共有1000多名角膜病醫生,他們是我們未來發展的力量。青年學組的成立旨在進一步加強年輕醫生的理論學習,提升臨床技能,全面提升年輕醫生的診療能力與服務水平,為學科建設與發展儲備人才力量。”李紹偉教授強調。
匯思集智,聚焦全球干眼診療新趨勢
隨著“讀屏”時代到來,干眼發病率逐年上升,且日漸低齡化?!案裳墼\療新進展”作為大會首個主題板塊亮相。從干眼診斷技術研究到干眼治療最新進展,包括強脈沖光(IPL)聯合熱脈動治療(LipiFlow)等新技術研究等,進一步推動了干眼的精準、規范和個性化的診療。
干眼種類繁多,明確病因是關鍵。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袁進教授以《干眼精準診療進展》為題作學術演講。他分享了基于創新設備和AI算法的干眼精準檢測技術,旨在提升干眼早期發現和精準治療。
曾慶延教授帶來《黏蛋白異常干眼診療進展》的學術分享。她指出,這種類型的干眼常常跟其他類型干眼同時存在,可導致嚴重的混合型干眼。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晉秀明教授介紹,現代社會,視頻終端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導致很多人因此產生干眼、視疲勞等。通過《視覺終端綜合征診療進展》的分享,讓同行醫生及全社會對這個疾病有更深的了解。“干眼、疲勞和近視之間有密切聯系,采取綜合診療措施能夠顯著提升治療效果?!?/p>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醫院的龔嵐教授強調了“神經刺激法”在干眼治療中的新興地位。此法通過促進人體主動分泌天然淚液,提供難以通過人工淚液模擬的3000多種營養成分,顯著改善眼表體征,滿足不同患者需求。
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角膜及眼表學組青年學組副組長劉暢醫生則分享了熱脈動(LipiFlow)與強脈沖光(IPL)聯合治療瞼板腺功能障礙患者(MGD)的研究,顯示該聯合治療比單獨療法更能有效緩解癥狀,改善瞼板腺功能,減少治療時間成本。
精研細究,引領角膜病領域學術新潮
在角膜手術、翼狀胬肉及眼庫發展論壇中,全球專家就角膜移植技術(如DSEK、深層角膜移植、飛秒激光手術及人工角膜應用)和其他眼表手術(如改良翼狀胬肉手術和羊膜移植)進行了深入分享。
因多發于青少年,圓錐角膜又被稱為青少年“隱形視力殺手”。在《圓錐角膜跨上皮快速交聯臨床研究》的學術報告中,周行濤教授介紹,圓錐角膜交聯包括快速交聯、傳統交聯、去上皮交聯和保留上皮的跨上皮交聯。目前周教授團隊進行了跨上皮交聯的臨床研究,以及聯合交聯等拓展研究。如兒童青少年近視的跨上皮交聯長期觀察,獲得了較好的效果。
角膜移植手術被譽為“光明使者”。我國角膜病患者中,有20%的患者需要做板層角膜移植,60%—70%的患者需要活體角膜進行全層角膜移植和內皮移植【4】。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王明武教授分享了《DALK術中后彈力層破裂的應對體會》。這不僅使得原本困難的前板層角膜移植成為可能,還提升了前板層角膜移植手術的成功率,并有助于減少免疫排斥,延長植片的生存期。
解放軍總醫院的黃一飛教授介紹,人工角膜是為角膜移植失敗的終末期盲癥患者設計的一種人造裝置,隨技術進步,未來有望讓更多無法做角膜移植手術的患者重見光明。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的徐建江教授提到,DSEK手術是一種相對易學的角膜移植手術,但角膜內皮片植入的操作需謹慎,以避免造成原發性角膜內皮細胞的損傷。
針對白內障合并角膜病患者,李紹偉教授指出,手術策略應根據病情和醫生技術綜合考慮,旨在降低風險、提升視覺質量。推薦的手術方法包括phaco+IOL閉合式聯合手術、板層移植聯合白內障手術和phaco+IOL+DMEK內皮聯合白內障手術等。
基于國際眼庫對供體材料篩選和質量控制要求,結合國際和澳洲生物材料監管機構的法規,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組織庫及眼生物庫祝枚東教授介紹了眼庫在供體材料篩選和質量控制中的關鍵步驟,以幫助眼庫工作者和醫院管理人員規范操作。
愛爾眼科·重慶眼視光眼科醫院院長趙敏教授介紹了愛爾眼科的“庫站聯合模式”,目前已建立9庫52站,強調其在提升中國角膜捐獻量中的重要作用。
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全球總裁李力強調,愛爾眼科致力于提供專業眼科服務,并通過本次論壇加強眼科領域交流,營造學術氛圍。今后,愛爾眼科將建立國際交流平臺,推動國內角膜及眼表疾病診療技術進步,為患者提供高水平診療,共享全球眼科智慧。
此外,為給眼科青年人才提供交流互動機會,本屆論壇特設置病例演講大賽、手術電影節等特色板塊,并邀請海內外知名專家進行點評,為我國角膜及眼表疾病的國際學術交流搭建了一個互融平臺。
在病例大賽環節,來自北京同仁、中山眼科、浙二、溫醫眼視光及各地愛爾眼科醫院的選手們通過精彩的演講,生動呈現了病例診治思路及治療效果,展示了眼科疑難病例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寶貴經驗,讓觀眾們更加深入了解了眼科臨床工作的復雜性和挑戰性。經過緊張評選,最終角逐出本次的獎項。
病例大賽環節獲獎:
一等獎:王柏文(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
二等獎:
霍亞楠(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李上 (北京同仁醫院)
王科華(長沙愛爾眼科醫院)
三等獎:
胡鷺萍(北京愛爾英智眼科醫院)
尹瑰娜 (南寧愛爾眼科醫院)
吳雙慶(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杭州院區)
優秀獎:
劉健楠(東莞愛爾眼科醫院)
陳婷(長沙愛爾眼科醫院)
程蓓(長沙湘江愛爾眼科醫院)
手術電影節環節,匯集各方眼科大咖,以“電影”形式呈現出角膜及眼表手術的精彩技藝,探討并分享了眼科手術經驗與技巧。電影節的創新性、專業性精彩紛呈,大獲好評。
數據來源:
【1】《中國干眼專家共識(2020年)》
【2】Song P, Chang X, Wang M, et al. Variations of pterygium prevalence by age, gender and ge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Plos One,2017,12(3):e0174587.
【3】【4】人民日報:《國產人工角膜要來了!那一天,他們終將“看”到》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3753429173002150&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