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關鍵詞”本土化傳播的實踐與思考
作者:申陽
“與君遠相知,不道云海深。”自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至今,中國人民與各國人民相識相知,升華了深厚的友好情誼,結成了緊密的合作伙伴。當前,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疊加,世界充滿挑戰,時代蘊涵希望。以平等、開放、互鑒、創新為底色的人文交流,無疑是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發展人類共同利益的柔韌力量,也是織繪“一帶一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題中之意。
近年來,中國外文局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基于對外話語創新研究和“一帶一路”國際傳播研究,依托其重點打造的“中國關鍵詞”系列智庫產品,以泰國為起點,拓展在東盟、亞太、拉美等區域智庫合作“朋友圈”,通過創新外譯傳播鏈條,拉緊人文交流紐帶,推進跨界合作傳播,突破性實現由國外智庫圍繞中國政策讀物自發組織翻譯、出版、發布、發行、研討的全流程海外本土化,推動中國重要政治話語對外傳播與跨界別對話合作有機耦合,為中國話語、中國敘事、中國形象國際傳播探索新模式和新路徑。
一、“中國關鍵詞”致力于打造智庫引領、特色鮮明、全面創新的中國話語國際傳播新鏈條
1. 集聚力量打造“中國關鍵詞”系列智庫產品。“中國關鍵詞”是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于2014年創建的國際傳播重點項目。8年來,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充分發揮智庫專業優勢,依托中國外文局、中國翻譯協會重大翻譯工作審評委員會與中國翻譯研究院重點翻譯任務統籌工作機制的智力支持和業務動能,利用中國外文局國際傳播綜合勢能,緊密銜接對外話語建構與外譯傳播,常態化發布立場鮮明、概念凝練、內容鮮活、平實流暢的“中國關鍵詞”系列,旨在以外國受眾聽得懂、好理解、易接受的方式,對中國思想、中國政策、中國道路和中國方案進行權威解讀和有效傳遞。
2. 持之以恒推進多語種、多媒體、多渠道、多形態特色建設。“中國關鍵詞”系列專題重點突出、內容豐富,涉及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軍事、外交、全球治理等多個領域。截至2021年6月,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累計對外發布1萬余條多語種“中國關鍵詞”,涵蓋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文、阿文、日文、韓文、德文、葡文、意文、土文、泰文、越南文、印尼文、老撾文、哈薩克文、巴西葡文、西里爾蒙古文等19個文版;出品圖書、電子書、短視頻等多語種外譯傳播產品,多次在全國兩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金磚國家治國理政研討會、當代中國與世界論壇、中韓媒體高層對話、中國—東盟媒體合作論壇、中國—東盟媒體智庫云論壇、全球減貧伙伴研討會等國內國際重要會議中首發亮相,并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國—東盟博覽會等大型國際性展會上推介展示,取得良好傳播效果。據不完全統計,“中國關鍵詞”系列成果的引用率達70%,其中,“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等詞條英文表達已被聯合國翻譯處、歐盟翻譯總司等官方機構作為權威表達采用。
3. 全面創新是“中國關鍵詞”外宣效果顯著的關鍵一招。“中國關鍵詞”注重發揮外宣作用、突出效果導向、強調讀者接受,不斷推動全流程、多樣態、縱深向創新。在內容建設方面,創新對外話語外譯傳播工作鏈條,將中國理念、中國方案轉化為易于表達和理解、宜于傳播和落地的“中國話語”。在國際傳播方面,創新跨界傳播國際合作機制,在智庫思辨、媒體傳聲、出版落地、研討反饋、知識分享等各環節釋放能量。調查顯示,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海外社交媒體推特、臉書用戶對“China Keywords”(“中國關鍵詞”英譯表述)標簽本身的關注度逐年遞增,評論反饋以正向居多,接受或認同態度較高。
二、“中國關鍵詞”致力于拓展“一國一策”、智識互鑒、逐步升級的東盟區域本土傳播新路徑
1. 遵循“一國一策”,深耕泰國試點,打造權威政策讀本。2019年3月,在第二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舉辦前夕,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中國報道雜志社與泰中“一帶一路”研究中心開展合作,采取本土化翻譯—出版—發行的“最大限度本土化”模式,編輯出版了《中國關鍵詞:“一帶一路”篇》泰文版圖書,并聯合泰國國家研究院、泰中記者協會等泰國最具權威性和代表性的智庫和媒體組織,在曼谷舉辦該書首發式暨中泰高端智庫對話會系列活動,實現“一帶一路”政策讀物的本土化落地,開辟“智庫+媒體+出版”融合傳播新形式,成為當年度預熱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亮點活動之一。在中國駐泰大使館等多方支持和推動下,這部權威解讀“一帶一路”倡議的圖書獲得泰國各界人士的熱烈反響和積極反饋,不僅成為泰國巴育總理率團參加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熱門政策讀物,還被推薦作為泰國國會上議院中文培訓班的重要學習讀本,成為《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泰文版的有益補充。
同年10月,在泰舉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友誼勛章”獲得者——泰國詩琳通公主接受面贈并高度評價《中國關鍵詞:“一帶一路”篇》泰文版,認為這本書以中泰文對照形式介紹“一帶一路”倡議,形式非常新穎、清晰易讀,幫助她和更多泰國朋友清晰了解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此同時,中泰雙方智庫、媒體利用學術研討和公共外交活動加強推介,泰國副總理、商業部部長朱林,泰中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蘇拉西?塔納唐上將,泰國皇家軍官學校校長、泰國副僧王等意見領袖紛紛表示該書有利于促進泰國軍界、政界、學界全面理解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是真正感知中國、正確認知中國和用心相知中國的重要讀物。
隨著深具威望的詩琳通公主和各界意見領袖“代言”推薦,以《中國關鍵詞:“一帶一路”篇》泰文版為代表的“中國關鍵詞”系列圖書正式走進泰國皇室,并透過精英群體逐漸進入普通民眾視野,其關注度、影響力呈幾何倍數持續發酵和擴散。據時任我駐泰大使呂健、政務參贊楊揚等介紹,《中國關鍵詞:“一帶一路”篇》已在泰國打出“響牌子”,并且在周邊國家很受歡迎、反響良好,大家期待介紹中國脫貧經驗的“中國關鍵詞”,呼應巴育總理向王毅外長提出的研究學習中國扶貧經驗的需求。該書泰文版譯者、泰中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馮志偉認為,以往泰國學界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識相對模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將其誤譯為“絲綢之路”,搞不清二者的區別。甚有不懷好意的學者肆意曲解“一帶一路”,在公開演講等不同場合“瞎起哄”,聲稱“‘一帶一路’是要把泰國變為中國的一個省”。這本書的問世,系統解讀了“一帶一路”理念、方案和實際收獲,經過傳播,讓那些毫無事實依據就發表聽聞言論的所謂學者“閉上了嘴”,起到了消除誤解、彌合認識偏差的作用。調查顯示,《中國關鍵詞:“一帶一路”篇》泰文版發布后,“一帶一路”一詞在泰國廣泛傳播,有助于泰國各階層具象化理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刻內涵。
“中國關鍵詞”遵循“一國一策”的對外原則,緊密結合泰國歷史文化傳統、現實輿論環境和受眾需要,充分利用泰國皇室至高無上的地位與普通民眾的尊崇心理,借助意見領袖優于媒體的極高話語權和公信力,創新中外合作模式,推動本土化精品生產和投放,為具有影響力的海外知華友華群體提供正面發聲的權威依據和批駁謬論的理論武器,為推進合作傳播、深度傳播創造條件。
2. 拓展“智庫+媒體+出版”,服務文明對話,升級外宣公共產品。聚焦2020年中國—東盟抗擊疫情、減貧脫貧的共同話題,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因應策劃內容,主動開展智庫媒體交流合作,面向東盟10國使節官員、智庫和主流媒體“云”集發布《中國關鍵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篇》《中國關鍵詞:精準脫貧篇》多文種版圖書和電子書,推動“中國關鍵詞”外宣公共產品電子化、數字化,有力彌補了涉東盟語種權威主題讀物的空白。多國駐華使館和主流媒體代表主動掃碼閱讀、轉發推薦,并請求定期推送《中國關鍵詞》系列圖書,以供研讀使用。
基于國內發布的良好反響和在泰落地的成功經驗,配合中國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勝利的重要節點,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依托與泰國、老撾智庫的交流合作,拓展“智庫+媒體+出版”融合傳播機制化,推進“精準脫貧”系列話語本土化傳播。2020年6月,《中國關鍵詞:精準脫貧篇》老撾文版在老撾國會全國代表會議上展示,得到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政治局委員、萬象市委書記兼市長辛拉馮?庫派吞,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委員、能源礦產部部長、老中友好協會主席肯瑪尼?因提拉等老撾黨政高層的高度評價。同年12月,《中國關鍵詞:精準脫貧篇》泰文版在泰國曼谷發布,泰國商務部、農業部及泰方主要智庫和媒體組織代表圍繞本書呈現的中國脫貧攻堅理念與經驗,對泰中減貧合作與經濟復蘇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
“中國關鍵詞”開拓形成的中外“智庫+媒體+出版”跨界合作傳播機制,對外宣公共產品的海外本土化推介具有示范性和可復制性,有助于在中亞、東亞、中東歐、非洲等更多民意基礎良好的區域和國家進行推廣和創新。
3. 講求“春風化雨”,輻射普通民眾,延展公共知識產品。“中國關鍵詞”突破外宣品范疇,另辟蹊徑創新跨界合作傳播,在智庫合作與人文交流中發揮著政策解讀、知識分享、經驗互鑒的重要作用。《中國關鍵詞:精準脫貧篇》泰文版發布后,受到軍界和學術界的高度關注,經過一系列交流推介,泰國國防部及泰國主要軍事戰略智庫研究機構、軍事院校將包括該書在內的《中國關鍵詞》系列作為其對華學術研究和相關課程教學用書。此外,在中國—東盟代表團2020年參訪湖南的行程中,《中國關鍵詞:精準脫貧篇》更是作為隨團讀物,幫助東盟10國使節、媒體代表深入理解和感知中國脫貧攻堅理念與貧困治理實踐,“精準扶貧”“十八洞村”“易地扶貧搬遷”等關鍵詞的規范化表達和立體化呈現,為其采訪報道、對接合作提供了話語標準和一手素材。
“帶著關鍵詞觀中國”的工作模式,推動鮮明的“中國話語”與生動的“人文體驗”有機轉化、相得益彰,既有助于團結和引導外國友華群體更好讀懂和接受新時代的中國,放大其“二傳手”的積極作用,又有利于在人文交流中消除隔閡和誤解,爭取大多數“路轉粉”,為闡釋中國話語、展示中國智慧、宣介中國方案筑牢民意基礎。
三、“中國關鍵詞”致力于實現細分對象、主體多元、技術賦能的中國故事精準傳播新局面
以“中國關鍵詞”為代表的對外話語創新實踐成效漸顯,但此類公共產品本土化傳播尚處于“揚帆出海”的起步階段,仍有相當的改進和提升空間:第一,主動傳播規模不足,中國話語本土化傳播的內容體系尚未形成;第二,合作傳播效能有限,對海外受眾對華認知“內卷”的破防能力有待提高;第三,延續性機制建設薄弱,對外話語傳播工作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力度有待加強。
精心構建新時代對外話語體系,需要堅持觀照古今、融通中外、厚植本土、聚同化異,也需要綿綿用力、揚長避短、久久為功、持之以恒。基于“中國關鍵詞”本土化傳播的經驗總結和路徑思考,未來我們將繼續堅持內容為本、創新為要、合作為道,在以下幾個方向持續作出努力,推動中國話語及其外化的中國故事在國際社會傳播的更廣、更深、更遠。
1. 遵循規律、精準施策,打造貼近性、滲透性、服務性公共產品。按照“內外有別”“外外有別”規律要求,我們既要多視角深入研究我國的基本國情和價值理念、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又要多維度加強國別區域研究和系統性話語設計,善用人類情懷,創新闡釋解讀,優化譯介表達,豐富內容體系。以“中國關鍵詞”東盟合作傳播為例,既可從宏觀層面圍繞“經貿合作”“文明互鑒”“科技創新”“全球治理”等重大議題策劃推出常態化公共知識產品,又可針對泰國“國防和軍事現代化”、老撾“共產黨治國理政”、印尼“海上合作”、馬來西亞“生態文明”、新加坡“青年與未來”等關切議題“量身打造”專題性合作傳播產品。此外,還可拓展地方文化、中國制造等中觀和微觀內容系列,打造地方關鍵詞、行業關鍵詞等,多層面提升中國話語的影響力、感召力、說服力。
2. 廣羅人脈、涵養口碑,開展動態化、開放化、分眾化話語傳播。話語的力量來自專業性,話語的精彩來自多元性。我們要借助政府、智庫、媒體、高校、企業、社團等組織機構的對外交流與國際合作機制,針對不同圈層受眾的認知水平和期待視野,開展具象的、動態的聯合研究,建設多層次、多領域對話平臺,動員多主體、多形態參與,挖掘和培養專業型、外向型話語使者直面發聲、現身說法、切磋互動,吸聚和引導海外漢學家、翻譯家、文化名人和在華外籍專家記錄中國變化、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話語。要借鑒和創新“帶著關鍵詞觀中國”工作模式,策劃組織國際青少年參訪、國際翻譯家研修、國際網紅達人短視頻大賽等常設性、主題性人文交流活動,多途徑促進中國話語、中國形象深入人心。
3. 做強端口、建設機制,加強數據化、標準化、平臺化話語治理。推動對外話語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技術加持和機制保障。我們要順應新技術發展和媒體融合趨勢,充分利用大數據、智能算法、短視頻、VR/AR等前沿技術,打造多語種數據庫、知識庫、發布矩陣、客戶端等跨媒介公共產品和一站式服務平臺,為對外話語傳播的內容體系、資源配置、渠道運維、受眾體驗等各環節賦能增效。要基于“中國關鍵詞”等對外話語創新實踐,努力打通融分類研究、細化闡釋、對外譯介、跨文化傳播、反饋引介于一體的工作鏈條,加強中外專業智庫、主流媒體、出版機構、科研院所、公關公司共建共享,多手段助益中國話語在網絡空間競爭中占領制高點,在全球話語治理中把握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