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魏紅霞
美國大選給人印象頗深的一點是:每一屆大選總統候選人都想標新立異,制訂出不同于往屆和對手的競選綱領,以吸引選民。【圖片:中新網】 |
????????美國大選給人印象頗深的一點是:每一屆大選總統候選人都想標新立異,制訂出不同于往屆和對手的競選綱領,以吸引選民。奧巴馬2004年大選時更是把概念更新到極致: “變革”(Change)。值得深思的是,每一次都變的話,延續了300多年,傳統還剩下多少?又是怎樣在“變”中得到傳承的呢?
????????上兩周,在共和黨和民主黨大會上,雙方的各路人馬都登臺發表演講,從這些演講中,我們可以發現大選傳承美國傳統社會價值觀的痕跡。分析下關鍵詞或許是作出判定的好方法。
????????據美國聯邦新聞署(Federal News Services)作出的一份統計,在上兩周兩黨的大會上,除了奧巴馬和羅姆尼的名字之外,出現頻率最高的兩個詞是“工作”(job)和“家庭”。對于“工作”這個詞,民主黨人提到88次,共和黨人提到80次。這一點足可以反映當前美國人民最想要的是什么。
????????對于“家庭”這個詞,民主黨人提到66次,共和黨人提到55次。值得注意的是,兩黨對這兩個詞的強調頻率相差不大。
????????如果仔細分析這兩個詞,我們可以理解為,兩黨候選人都重視經濟和家庭。企業的發展會創造工作機會,而對于有工作的和沒工作的人們而言,誰不想要個家呢? 所以,在這兩個關鍵詞上做文章,可謂抓住了選民的心,也反映了美國的社會現實。從好萊塢大片展現的文化中,我們有一個這樣的印象: 美國人很重視個性的自由釋放,追求自我,而對家庭并不是那么在意。其實這里面有很大的誤區,美國人對家庭的和諧幸福是相當重視的。甚至有研究認為,現在的年輕人比 “嬰兒潮” 出生的父輩更加注重家庭。所以,兩黨都誠摯地揪住“家庭”這個字眼,既為了選舉的利益,也提醒社會什么是值得擁有的。
????????另外還有兩個詞反映了兩黨都重視的價值觀,即“美國夢” 和“希望”(hope)。 他們被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提到的次數比例分別為17:19,17:20。 “美國夢”從殖民地時期就開始了,這是一種相信只要經過不懈的努力奮斗便能夠獲得更好生活的信仰,這種信仰跟宗教和意識形態都無關,以勤奮、勇氣、創意和決心來鼓勵人們前行。美國夢影響了世世代代的美國人,也在世界上有著神話般的吸引力。然而,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的經濟下滑,即便奧巴馬致力于變革,至今卻沒有大的起色。同時在世界其他地區挑戰美國經濟發展的因素此起彼伏,這讓很多人感到喪氣失望,感嘆“美國夢”不復存在。大選雖然需要的是選票,但是,兩黨也敏感地捕捉到這個社會傷痛的神經。于是,候選人以及他們的搭檔通過呼吁,試圖喚回往日的夢想,試圖激勵人們對未來充滿希望。
????????與所有被統計到的關鍵詞相比,這兩個詞出現的頻率不是太高,但也不低,不痛不癢,甚至有被用來說教之嫌疑,但是兩黨的價值觀在這里殊途同歸,不能不說這是美國價值觀的一種傳承了。